專題

Wednesday, April 30, 2008

巴西的酒精工業

巴西推動了29年的以廉價甘蔗生產乙醇燃料計畫,主要包括有:利用蔗渣來產生熱及電力;採用先進的技術與設備;全國採用B22(汽油中混合22 %乙醇);4百萬輛汽車以含水酒精為燃料。在2003年,巴西的乙醇計畫更提供了近70萬就業機會,1975至2002年間,總共減少500億美元的石油進口。今天,巴西更有40 %以上的汽車使用乙醇為燃料。預估2008年巴西酒精總生產量將達264億公升。
巴西政府提供的3個重要的奬勵措施,來獎勵乙醇工業:保證所有生產的乙醇由國營石油公司Petrobras公司收購;提供低利貸款;以及固定的汽油和乙醇價格比,在加油站,乙醇的售價為政府設定汽油價的59 %。這些加油站在無補貼的情況下仍可造成乙醇生產的競爭。
近年來,巴西每加侖乙醇未稅零售價格已低於汽油。最近,更提撥5000萬美元來支助甘蔗生產及乙醇製造的新科技研究。

國家乙醇生產計畫
1973年石油危機後,當時執政的巴西軍政府Ernesto Geisel將軍,於1975年發起了乙醇生產計畫。
該乙醇生產計畫是一項全國性的計畫,由政府資助,以逐步淘汰所有使用化石燃料(如汽油)的汽車而改用乙醇。它開啟了無水酒精與汽油的混合燃料的新紀元。從那時就開始使用這種現在所稱B24混合燃料,即24%的酒精和76%汽油的混合燃料(俗稱B24乙醇汽油)。該計畫成功地減少了1000萬輛汽車使用汽油,減少了該國的對石油的進口依賴。當時決定以甘蔗生產乙醇的原因是基於甘蔗的生產成本比較低,其他也曾經以木薯進行測試。酒精汽車的銷售推廣也曾經跌倒過,在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初,因國際糖價飊升,各家糖廠都改生產砂糖,而造成酒精產量減少,汽車加不到酒精,再加上當時國際油價下滑。

巴西酒精汽車生產
年 酒精車產量 全部汽車產量 酒精車百分比
1979 3,328 912,018 0.4
1980 239,251 933,152 25.6
1986 619,854 815,152 76.0
1990 71,523 663,084 10.8
1998 1,188 1,254,016 0.1
2002 48,022 1,521,431 3.2
2007 1,716,716 2,388,402 71.87
資料來源:巴西汽車協會, 2003.

蔗渣生電

約僅有30 %的蔗糖以化學能儲存在成熟的甘蔗植體中;其他35%儲存在葉子和梢頭部,這部份在甘蔗採收時都丟棄在田間;35 %儲存在纖維材料(蔗渣),於壓搾完後也變成廢棄物。
目前有部分的蔗渣,用來燃燒煱爐,提供製糖蒸餾和發電,使得乙醇工廠的能源應用,除能自給自足外,還可出售過剩的電力。目前的電力產量是600 MW自用和100MW出售。另外,為配合電力公司的宣導“平價電費”(約美元10/gj或美元0.036/kwh )簽了十年的合同。這種電價僅為世界銀行認可投資類似的專案參考價格的一半。乙醇工廠的能源因為是在乾季發電特別顯得有價值,因為該時水力發電水庫的存水量所剩無幾。以技術層面來看,蔗渣潛在的發電量約有1百萬千瓦到9百萬千瓦。較高的估算值來自於:將目前的低壓蒸汽鍋爐和透平更換為高壓,加上使用目前丟棄在蔗園的枯葉。
目前,經濟可行的方案是每一噸甘蔗殘留物,產生約288百萬焦耳的電力,其中約180百萬焦耳是用在工廠本身。因此,一個每年壓搾100萬噸甘蔗的中型酒精工廠,每年可出售約5百萬瓦的節餘電力。以目前價格計算,這一座中型酒精工廠每年將可銷售1800萬美元的糖和乙醇,以及約100萬美元的電力收入。如果採用先進的鍋爐和透平(渦輪機),則每噸甘蔗的電力產量可提高到648百萬焦耳,但目前的電力價格並無法平衡這項投資。(根據一份報告,世界銀行只對電力價格至少在19美元/GJ或每度電在美元0.068元以上的蔗渣發電才進行投資)。
蔗渣的燃燒比其他燃料如石油和煤炭在環保的議題上,是比較友善的。其灰分含量只有2.5 %(煤是30-50%),同時它不含硫。因為它的燃燒溫度比較低,僅產生小量的氮氧化物。此外,蔗渣也可出售給工廠作為燃料(取代重油),目前有柑桔濃縮汁,植物油,陶瓷,輪胎再製等工廠等都以蔗渣為燃料。光聖保羅州就使用了200萬公噸的蔗渣,約節省了35百萬美元的燃油進口。
纖維素乙醇的研究人員,現在正試圖從蔗渣和其他植物體上提煉乙醇,並進行工業規模量產。

計畫統計
2003/2004年期巴西甘蔗生產
種植面積 45,000 平公里 ( 2000年)
勞 力 1百萬個工作 (50% 甘蔗栽培, 50%加工)
產蔗量 344 百萬公頓 (50% 蔗糖, 50% 酒精)
產糖量 23 百萬頓 (30% 外銷)
乙醇產量 14 百萬立方米 (7.5 無水酒精, 6.5 含水酒精; 2.4% 外銷)
乾蔗渣 50 百萬頓
發電量 1350 54百萬瓦 (1200 工廠自用, 150賣給電力公司)在2001
勞工數據是業界估計,並沒有計算因種植甘蔗面積增加,而導致萁他作物減少所減用的勞工.

燃料消費量的影響

巴西大部分的汽車都以酒精或乙醇汽油為燃料。最近才有雙燃料(複式燃料)汽車,預期乙醇汽油的混合比例將會再次提升。
目前巴西汽車以純乙醇和乙醇汽油為燃料,每天約省掉2 . 7萬立方米的汽油,折合約為4 0 %的車隊車輛使用量。不過,國內石油消費量仍遠遠大於乙醇消費量(2005年,巴西每天消費約2百萬桶石油,酒精則僅28萬桶)。雖然巴西是一個重要的石油生產國,現在每天還出口汽油1.9萬立方米,但它仍然必須進口石油,因為國內需要使用其他石油產品,例如:柴油(柴油無法用乙醇來取代)。
根據巴西政府的統計,2006年巴西生產了174.71億公升的乙醇。 預期2007年產量增長21.9 % ,令總生產量達212.98億公升。

與美國比較
巴西是以甘蔗為原料生產乙醇,遠比美國的以玉米為原料來得更有效率。巴西能生產每公升22美分的乙醇,美國卻要30美分的成本。甘蔗生長在熱帶或亞熱帶氣候,最低600毫米的年降雨量的地區。甘蔗的光合作用是所有植物中最好的,它能轉換2 %的光能為生物能。乙醇是由甘蔗所搾取的糖酵母發酵而成。甘蔗生產在美國的佛羅里達州,路易斯安那州,夏威夷州和德克薩斯州。美國主要甘蔗產區的產量每平方米約為20公斤。
美國用玉米產製乙醇的成本要比使用甘蔗高出30 % ,因為玉米澱粉,必須先轉化為糖,然後才能蒸餾成酒精。不幸的是,儘管有這些成本差異,美國並不進口巴西乙醇,因為美國對乙醇進口課以高關稅 – 每加侖54美分。以抵補每加侖51美分的乙醇汽油混拌的聯邦稅收減免。這些都是美國強大的糖業遊說團在幕後操控,因為他們不希望有一個強大的玉米果糖競爭對手,及為維持其國內糖業利益。美國和巴西帶領世界生產乙醇,2007年3月9日美國總統布希的乙醇外交,是布希拉丁美洲之行的重點,他和巴西的總統 - 盧拉,雙方同意分享技術。巴西甘蔗貿易協定允許各中美洲國家(哥倫比亞,哥斯大黎加,巴拿馬),加勒比海,安第斯國家免除關稅。

環境影響
在80年代隨著廣泛使用乙醇作為汽車燃料,空氣品質獲得相當的改善,但到90年代由於酒精缺乏,部分汽車返回使用汽油,空氣品質因而有點倒退。
不過,乙醇計畫並非十全十美,並帶來了一系列的環境問題和社會問題。甘蔗田在採收前放火燒,為了除掉枯葉而把蛇等田間生物都燒死了。每年的採收期都會造成甘蔗種植地區相當大量濃煙飄到臨近城市,造成空氣污染,呼吸系統毛病因而飆升。這種現象最近因受到輿論以及衛生單位的壓力已稍有改善。在巴西,最近的一項法律禁止焚燒甘蔗,同時也開始以機器取代人工採收甘蔗。這不僅解決了污染問題,同時新機器也有更高的生產力。
許多地方都為生產酒精而有限度的破壞環境。因為甘蔗田不能放火燃燒,而需增加肥料及農藥的用量,加上除草劑的使用,這些化學物質對環境的污染,恐怕不亞於煙霧。為確保巴西長期乙醇燃料工業的經營與發展,甘蔗種植者必須集中焦點於永續發展,而非短期的生產力。
其他的批評包括甘蔗的生產恐怕會影響到亞瑪遜雨林。但據專家席爾瓦稱,這是不可能發生的。 “葡萄牙人很久以前就發現,亞馬遜是不適合植物甘蔗的” 。

社會責任
甘蔗對巴西比較貧窮地區的社會貢獻極大。雖然它無法與工業化國家的生活水準相比。但至少給了貧窮地區的居民一些採收甘蔗的臨時性工作,改善他們的生活。
巴西現在已有大量的自動化收穫設備,特別是聖保羅州比較富裕和較成熟的甘蔗生產區。但是,因為採用自動化設備而解雇數百名勞工,卻引發了其他缺乏工作機會和社會問題較少地區的恐慌,於是政府給予甘蔗生產者獎勵,希望他們雇用工人來採收甘蔗,不要採用高效率的現代化設備。
有人又問:如果乙醇的生質燃料可以完全取代汽油/原油的話,那會不會產生一些令人關心的議題,諸如:是否甘蔗栽培將取代其他作物,因而造成糧食短缺?不過,這些議題,似乎是毫無根據的。儘管巴西擁有全世界上最大的甘蔗栽培面積,目前約四萬五千平方公里,那也僅佔巴西總面積850萬平方公里的千分之五。巴西現在還有比其他國家有更多未使用耕地。一些評論家也擔心,以後市場也將會變成農地,來為富有人家生產能源作物,而窮人則挨餓,製造生質燃料也污染環境,問題是,不知道這種情況和現在我們所做的有什麼不同?現在我們不是也用了很多化石燃料,忽略環境污染,生產了許多糧食作物外銷到富有的國家嗎?種植甘蔗生產能源,僅為化石燃料的日益短缺價格日益昂貴而做些補充。
巴西的乙醇外銷
2005年12月19日,巴西國營石油公司Petrobras宣佈在日本設立一家合資公司,負責進口巴西乙醇到日本。該巴西-日本乙醇公司的主要工作是建立日本的乙醇市場。
2006年巴西出口乙醇到美國的總金額約達10億美元,比2005年(98百萬)增加了1020 % 。
美國是巴西乙醇的最大潛在市場,目前實行貿易管制,以鼓勵國內乙醇生產。但是美國乙醇大部分是以玉米為原料,它的效率比甘蔗差。更有人擔心,如果允許巴西乙醇在沒有關稅的條件下進口到美國,將會對剛萌芽的美國乙醇工業造成嚴重的打擊。另外的一個爭議是說巴西政府對乙醇製造業補貼,其實這種說法是錯誤的,因為巴西政府的乙醇補助計畫,到90年代就已結朿。其他還有人認為,如果沒有對巴西乙醇課進口關稅,加以限制,則美國政府就應該對其國內新興的乙醇生產工廠者補貼。

瑞典進口相當大量的巴西乙醇,因為該國所有的燃料都摻配有5 %的乙醇。

Wednesday, March 19, 2008

美國2007能源自主及安全法案摘要

美國2007能源自主及安全法案,於2007年12 月19日由布希總統完成簽署公告。
在該法案中規定美國自2008年到2022年各年使用生質能源數量(加侖)。該法案對生質燃料生產業者,不只打進了一支強心劑,更激勵了所有生產業者向前衝的動力。
法案更將生質能源分為傳統生質燃料(Conventional Biofuel)、先進生質燃料(Advanced Biofuel)以及纖維素生質燃料(Cellulosic Biofuel)、生質柴油(Biomass-based Diesel)以及無差異化先進生質燃料(Undifferentiated Advanced Biofuel)。

所謂傳統生質燃料(Conventional Biofuel) 是僅限為澱粉基乙醇。根據能源法案,美國聯邦政府將授權在2008年使用90億加侖傳統的生質燃料(澱粉基乙醇);2010年增加到120億加侖;2015年及至1022年每年150億加侖。

所謂先進生質燃料(Advanced Biofuel),包括所有的再生燃料(除澱粉基乙醇外)。這一類包括纖維素生質燃料和生質柴油以上,並超越其規定區分者,還包括其燃料,諸如生質丁烷(biobutanol)和綠色柴油。這種先進生質燃料的目標在2012年要達到20億加侖;2017年90億加侖;2022年達210億加侖。

所謂纖維素生質燃料(Cellulosic Biofuel)的定義是任何再生燃料來自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質素,或來自再生生質能源。這一類包括(但不僅限於)纖維素乙醇。纖維素生質燃料的目標,開始在2010年為1億加侖;而緩慢進展到2012年的10億加侖;和2018年的70億加侖。 2022年,這項任務將達到高峰值的160億加侖纖維素的生質燃料。

Thursday, August 10, 2006

謝函

Thank you

With all my heart


親愛的 先生 / 小姐

七月二十六日 台糖長榮酒店的惜別餐會

風雨故人來 隆情又盛意

您的蒞臨與參與
恰如在友情的宮殿中 享受愉悅的饗宴
肝膽相照 與天下共分秋月
意氣相投 與天下共坐春風

謝謝您
我永遠相互淬勵 打氣的老友

峰吉 致謝
2006/08/10

Wednesday, July 26, 2006

回 顧 與 感 謝 (退休感言)

(本篇文章發表於2006年7月26日在台糖長榮酒店舉行的退休惜別餐會)
首先,感謝各位在百忙中抽空來參加今天的惜別餐會,各位的蒞臨,使得餐會顯得更為熱鬧與溫馨。更感謝此次餐會發起人的用心與辛勞。
三十八年前,也就是民國57年9月,我進到台糖公司服務,分發在嘉義總廠,擔任農機工程師職務,開始了我的公職生涯,到今年八月一日退休,前後共服務了卅七年又十一個月。在我服務公職的將近38年中,就有26年的時間與農機訓練有關。因為時代的變遷,我也見證了台灣農業機械的發展與興衰。
話說民國59年,經濟部為加速促進台灣農業發展,指示台糖公司籌辦一個農業訓練中心(當時的農業事務是由經濟部農業司管轄)來加速提升農業經營管理與生產技術。當時我很幸運,獲得台糖公司內部甄選,派赴日本研習農業機械修護、操作及訓練技術三個月,到日本主要的農機廠商:久保田、井關及野馬等公司研習。
「經濟部農業現代化職業訓練中心」於民國六十二年七月一日在彰化縣溪州鄉成立。同時也開啟了台灣大型農機操作、保養與修護等各項訓練。第一梯次參加農機訓練的是各地鄉鎮農會及公所設立的「農機中心」技術人員,現在 這些單位都已成為歷史名詞了。其次是訓練「農村青年代耕隊」,從此奠定了台灣農機代耕業的基礎。
六0年代 由於台灣的工業開始起飛,農村勞力缺乏,加上政府在政策上的配合,使得農業機械化迅速推展。首先從稻作機械化開始,水稻機械化育苗、插秧機、以及水稻聯合收穫機到水稻乾燥機等一系列的稻作機械相繼在台灣農村推廣應用;甘蔗採收機也在民國62年開始從澳洲引進;其後,大型的四輪傳動曳引機以及雜糧聯合收穫機也相繼在台灣農村使用。經濟部農業現代化職業訓練中心,在當時的農復會、農業發展委員會、農業委員會以及農林廳的大力經費支持下,扮演著農機技術人力培訓的重要角色。根據資料顯示,經濟部農業現代化職業訓練中心從民國六十二年成立到民國七十四年改制為台糖公司訓練中心為止,總共培訓了五千多名農機操作、保養及修護人力。對台灣農業機械化的推動與修護及操作技術水準的提升,頗具貢獻。
民國73年7月,政府為配合國家經濟建設,集中中央農政事權,將農發會與經濟部農業局合併,改組為「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經濟部農業現代化職業訓練中心」也因而改名為「台糖公司訓練中心」,繼續執行與推動農機有關的訓練業務。並將訓練重心轉向農業生產自動化方面的訓練。民國七十六年開始辦理農機人員電腦應用訓練班,從基礎電腦到文書處理到自動控制應用的各項軟、硬體的設計與應用訓練,以及溫室電腦自動環控系統等訓練,奠定了台灣農業生產自動化的發展基礎。
民國七十四年七月,台糖公司訓練中心接受農林廳的委託,辦理「農用曳引機的駕駛執照考驗業務」。為了讓該駕照考驗業務能够做到公開、公平、公正三公原則並招公信,特地設計電動考驗場。也為了讓全省農民方便考領駕駛執照,分別在當時的屏東農專、嘉義農專、民雄農工、員林農工、台中農工、苗栗農工、花蓮農校、台東農工及金門農工等九個學校,設立曳引機駕駛執照電動考驗場,並在訓練中心設置駕駛執照電腦管理系統。該項業務在農林廳的監督與經費支援下,推動得相當順利。
為了配合政府證照政策之推動,我還參與「農機修護技術士技能檢定」的規範研訂、學科及術科的試題命製。每年並配合職業訓練局,辦理技能檢定術科測驗,擔任總評審工作。
為配合勞委會職業訓練局所辦理的「 農機修護職類技能競賽」,我曾經擔任過農機修護職類技能競賽,省賽及全國決賽的命題委員及裁判,並且在1997年7月應聘擔任國際技能競賽總會於瑞士舉辦之第34屆國際技能競賽的農機修護職類國際裁判。
由於對農業機械化的努力表現,獲得肯定,在民國八十二年承蒙農業機械學會之推薦,榮獲中華民國農學團體頒發表揚優良農業基層人員的「褒 奬 狀」。
除了訓練業務外,我也參與多項農機有關試驗的研究計畫。在民國七十八年與中國石油公司合作研製及實車試驗,使用在曳引機後輪軸箱的「複合性多功能機油」,該機油研製成功後,中油將之命名為「農機多效傳動油」。原本該特種機油都由國外進口,每桶單價為新台幣貳萬元,經研製成功生產後,中油售價訂為每桶八千元。使得每台曳引機每年的保養費用可節省新台幣約3,600元,造福農民,深感欣慰。同時也為台糖公司每年節省許多的費用,當時台糖擁有400多台曳引機,算一算, 每年即可節省144萬元以上的保養費用。套句現代流行語:我也算得上是省錢一族吧。
另外,在民國七十八年,為台糖公司執行一個「福特曳引機動力系統更新計畫」。將民國六十年購買,已使用十八年的老舊福特5000型曳引機,以每台新台幣40萬元的經費,重新整修並加大馬力,引擎動力由原來的80馬力更換加大為103馬力,並將主要的傳動元件、軸承及油壓總成等全部換新,整修後的曳引機,幾乎與新出廠的一模一樣,該批整修過的曳引機,到現在仍然是農場的主力。據估算,整修曳引機與新品的單價比較,每台約可節省新台幣65萬元,全部整修40台,共為台糖公司節省2,600萬元。功德一樁 你們以為呢?
民國八十七年,我的農機生涯有了轉變。八十七年一月,我奉派台北,擔任台糖公司農務處精緻農業組組長,負責台糖花卉事業的經營與管理,精農對我而言,跨行的領域,可以說是極大的挑戰,也因為受到多年辦理農業生產自動化、溫室自動化控制與管理訓練的薰陶,讓我更有信心去接受新的挑戰。當時台糖的蝴蝶蘭正是熾手可熱,除了極力增建溫室,擴大生產規模,加強拓展外銷外,也開始精農事業的海外投資:民國88年哥斯大黎加分公司(Taisuco Costa Rica)成立;89年加拿大卑詩分公司(Taisuco Canada)成立以及美國分公司(Taisuco America)購併。使得台糖的蝴蝶蘭躍居為跨國產業,並享有蝴蝶蘭王國的盛名。
八十九年十月我奉派到加拿大,擔任加拿大卑詩分公司經理。我 蓽路藍縷,全力以赴。從蓋溫室到栽培管理到行銷,一手包辦。又為了配合蝴蝶蘭的行銷與推廣,我積極的、主動的參與溫哥華當地的社團活動,藉著他們的活動來促銷並推展台灣的蝴蝶蘭,老天厚愛,深受好評。在溫哥華種蘭花、賣蘭花的三年三個月又三天期間,我還擔任加拿大卑詩省台灣商會秘書長(2002)及第一副會長(2003)等職務,對中加双邊貿易之推展 不遺餘力,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也算是對台灣及台糖公司的一點貢獻吧 。
九十三年元月我請調回國服務,派任研究員,在台糖研究所辦公,直到今天。
講到這裡,我要以非常誠摯的心,感謝各位,因為在座的各位,有的是監督指導及經費支援的長官;有的是講師、助教;有的是學員,還有提供相關訓練設備的廠商。因為有大家共同的參與與奉獻,農訓中心農機訓練才有那麼豐碩的成果。僅在此利用這個機會,向各位深深一躹躬,以表達我的謝意。
如今,台糖公司訓練中心,已不再接受辦理農機訓練,所有的農機訓練設備也都清光光, 曲終人也散,只剩下那些改變用途的房舍,不禁讓人咘噓。
美國麥克阿瑟將軍曾經自豪的說:「老兵不死,只是凋零」。今天,在我揮別台糖,走下職場舞台的同時,我要說:農機人拼命、豪放的精神,永遠長青,只是農機的輝煌和風光已經不再。但無論如何,我們農機人也要自豪的說:這場輝煌、風光的仗,我們已經打過。
今天,有這麼多的老友來參加這個惜別餐會,我很感動。退休之後,相信我的退休生活絕不孤寂。親愛的老友們,喝酒的時候不要忘了我,我鐵定要參一腳耶。
今天的惜別餐會,希望大家盡興、開心。套句台語老歌「乎乾啦」。
最後 祝福大家, 萬事如意 家庭幸福 大家保重 直到再相見

林峰吉 敬上
賜教處:台南市大同路二段449巷69號
電話:06-2682214 傳真:06-2604578 手機:0937668396 e-mail:linfnchi@gmail.com

Thursday, May 05, 2005

2003年世界花卉

花卉產業的興旺年 - 2003

從聯合國貿易統計資料看2003年花卉產業

2003年國際花卉總產值比2002年增加6%,達9,400百萬美元。聯合國的商業貿易統計資料中可看出全年的產量比產值增加許多,顯示了產品單價是下降的。2003年全世界花卉總產值中,切花(fresh cut flowers)佔了50%,其次是活體觀賞植物(live ornamental plants)佔43%。切(枝)葉(cut foliage)佔7%。


切花

2003年全球最大的切花市場 – 德國,呈微幅成長。英國的切花進口總值佔全球的19%,躍升為全球最大進口市場。德國進口值佔全球的17%,美國佔16%,荷蘭及法國各佔10%,義大利4%,日本3%。

在澎渤發展的英國市場中,過去五年的年平均進口量增加率為23%,但年平均進口值增加率為16%,這也顯示了單位價格的下降。由於荷蘭花卉協會及超級市場的大力促銷,使得荷蘭成為英國市場的最大獲利者。英國切花市場的主要供應國為荷蘭(佔79%),其次依次為肯亞(7%),哥倫比亞(6%)、西班牙(5%),比利時及土耳其各為1%。

2003年德國切花市場增加4%,其主要供應國為荷蘭( 佔89%),其次為義大利、肯亞及厄瓜多爾各佔2%,哥倫比亞及以色列各佔1%。

美國市場切花的進口值,2003年比2002年增加13%。其主要供應國為哥倫比亞56%,厄瓜多爾18%,荷蘭12%,哥斯大黎加及加拿大各佔3%,紐西蘭、瓜地馬拉及泰國各佔1%。

其他主要切花市場依次為荷蘭、法國、義大利、日本、瑞士及比利時。瑞典及西班牙等小的切花市場卻分別有30%及40%的大幅成長。2003年蘇聯的切花進口值成長了18%(比其前五年平均成長率下降了許多),但是它的進口量卻增加了40%,也顯示了前所未有的競争性。丹麥、挪威及捷克的切花進口金額都比前一年增加20%。葡萄牙的進口值成長了41%,西臘增加54%,匈牙利的進口金額雖然小,只有8.7百萬美元,卻呈68%的快速成長,烏克蘭的市場與匈牙利差不多,但也成長了49%。以上這些資訊,對花卉的出口商的確是項很好的消息。

在全世界的切花出口市場中,荷蘭保有全球市場的58%,哥倫比亞佔14%,厄瓜多爾佔6%,肯亞4%,西班牙、義大利及以色列各位2%。辛巴威、比利時、泰國、英國、德國、美國、韓國及哥斯大黎加各佔1%。

地緣與文化類同影響切花進出口市場極鉅。例如:美國是哥倫比亞及厄瓜多爾切花的主要外銷國,肯亞有65%的切花賣到荷蘭,22%賣到英國,6%賣給德國。韓國的切花98%都賣到日本。印度因介於歐亞之間,因此它的切花有51%外銷到日本,8%到荷蘭,6%到澳洲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5%到新加坡,4%到法國。

區域性對特定花卉的喜愛也影響花卉的外銷市場。例如,北歐就很少使用蘭花切花,因此,泰國蘭花切花有37%外銷到日本,21%到美國,14%到義大利,5%到香港,荷蘭、台灣及中國各佔4%,而德國這個最大的切花市場則僅有2%。新加坡也一樣,它的蘭花切花有58%銷日本,澳洲17%,美國7%,西臘6%,而僅有3%銷到荷蘭。


切(枝)葉

切(枝)葉的外銷市場與切花極為類似,因為大部份的切葉及切枝都用為插花及花束(bouquets)的素材。有些國家是切(枝)葉的主要進口國,同時也是切(枝)葉主要的出口國。如,美國外銷了許多熊草(bear grass)及檸檬枝(salal)。義大利則是假葉樹ruscus的主要出口國。

荷蘭切(枝)葉的進口,佔全世界的27%,德國佔18%,美國佔11%,日本佔6%,法國及英國各為5%。在這些國家,超市及園藝中心的花束生意都相當不錯。

切(枝)葉的出口國以荷蘭佔全世界的20%為最高,其次是丹麥16%,義大利13%,美國12%,加拿大8%,哥斯大黎加7%,德國4%,比利時及以色列各為3%,中國、墨西哥及法國各2%,波蘭、南非、瓜地馬拉、土耳其、澳洲及斯里蘭卡各為1%。


盆栽植物

活體觀賞植物(包括盆花)佔整個花卉貿易額的47%。它所含蓋的範圍極為廣泛,從小的幼木到種植在沙烏地阿拉伯公路兩旁的棕櫚樹都包括在內。德國的22%是全世界最大的活體觀賞植物進口國,其次是法國的12%,英國的9%,美國進口7%。

活體觀賞植物的最大出口國是荷蘭,佔全世界出口總值的49%。比利時及義大利各佔全世界的8%,德國佔有6%的市場,接著是加拿大5%,西班牙3%,美國及法國各佔2%,台灣及哥斯大黎加各佔活體觀賞植物世界市場的1%。

其他有些新的活體觀賞植物出口國來勢匈匈,在2003年也都有相當傑出的表現。波蘭的出口貿易額增加了49%,韓國更好,增加了49%。匈牙利增加27%。其他,如宏都拉斯、埃及、印度、捷克、印尼、土耳其、南非及瑞典的出口值都增加了25%以上。另一方面來說,以色列的出口值下降了25%,使其排名下降到第17名。香港及斯里蘭卡的出口額也都下降了許多。
興旺的一年


總之,2003年是花卉產業極為興旺的一年。切花的年產值成長了12%,切(枝)葉成長18%,活體觀賞植物成長20%。此旺盛的進、出口值,對整個花卉產業來說,確實是相當具有正面的意義。

2003年全球各國花卉進口總值
類別
進口值(美元)
平均年成長率
(1999 – 2003)
年成長率
(2002 – 2003)
切花
4,734,045
4%
12%
切(枝)葉
665,386
5%
8%
觀賞植物
3,994,872
9%
20%
總進口值
9,394,303


資料來源:聯合國商業貿易資料,國際貿易中心 UNCTAD/WTO




2003年切花主要進口國
進口國
進口值(美元)
進口量(噸)
進口值增加率
進口量增加率
英國
889,220
215,521
13%
16%
德國
825,746
152,829
4%
-5%
美國
758,118
na
13%
na
荷蘭
472,506
na
8%
na
法國
452,270
88,651
22%
1%
義大利
172,530
27,537
14%
2%
日本
162,439
24,030
12%
7%
瑞士
156,886
15,281
11%
0
比利時
105,881
23,087
13%
-2%
奧地利
86,728
13,652
7%
3%
加拿大
74,718
na
6%
na
瑞典
60,542
8,406
30%
-12%
西班牙
60,123
16,665
40%
17%
蘇聯
59,008
19,728
18%
40%
丹麥
55,000
8,892
21%
8%
資料來源:UNCTAD/WTO。 na 因該國以枝為進口量單位。
2003年各國切(枝)葉進口排行榜
進口國
進口值(美元)
進口量(噸)
進口值增加率
進口量增加率
荷蘭
180,647
na
5%
na
德國
119,048
42,572
-1%
-1%
美國
75,069
na
5%
na
日本
40,353
12,773
8%
8%
法國
33,011
12,390
19%
11%
英國
32,598
8,503
12%
5%
瑞士
28,777
8,558
4%
2%
比利時
20,657
3,313
-1%
8%
墨西哥
14,250
19,649
62%
52%
奧地利
12,598
4,040
28%
1%
義大利
12,431
3,993
9%
9%
波蘭
11,916
9,941
17%
15%
加拿大
11,887
na
7%
na
挪威
8,585
31,902
27%
56%
資料來源:UNCTAD/WTO。 na 因該國以枝為進口量單位。


2003各國活體觀賞植物進口排行榜
進口國
進口值(美元)
進口量(噸)
進口值增加率
進口量增加率
德國
85,579
498,866
22%
2%
法國
469,670
161,222
29%
4%
英國
363,409
106,764
13%
6%
美國
293,672
na
7%
na
荷蘭
238,244
149,163
38%
9%
比利時
201,171
124,193
31%
11%
奧地利
176,257
66,709
32%
8%
瑞士
159,323
86,457
12%
7%
義大利
154,858
58,989
1%
3%
瑞典
134,746
41,297
25%
9%
丹麥
110,591
56,315
19%
18%
西班牙
91,348
58,283
31%
17%
加拿大
80,760
235,791
9%
na
日本
73,853
19,550
6%
25%
挪威
54,047
21,375
19%
11%
資料來源:UNCTAD/WTO。 na 因該國以枝為進口量單位。

Friday, October 29, 2004

美國的蝴蝶蘭熱潮

美國的蘭花栽培發展得很早,但是都屬於趣味者栽培,美國蘭花學會早在82年前就成立,且擁有廣大的會員,蘭花早已深為美國人所喜愛,本公司加州分公司的前身Rod Mclellan Botanicals成立到現在也已80餘年,應該算是美國最早從事蘭花商業化生產的公司之一。早期的蘭園多屬小規模經營,量少價高,賞花人都是屬於趣味者或高所得階層,及至1990年代初期,美國蘭花生產量顯著擴展,到2003年的銷售總值已成為僅次於聖誕紅的第二大盆花植物(pot plant),成長速度相當驚人。

美國現正掀起一股養蘭熱潮,許多新建的現代化溫室以生產蘭花為重心,越來越多的傳統花卉溫室也改為栽培蘭花。美國所產的蘭花以蝴蝶蘭佔最大宗,其次為石斛蘭和文心蘭。與往昔不同的是,多數蝴蝶蘭栽培業者已不再從種子開始培育,而是向專業的蘭苗栽培業者購買大苗或中苗植株,種植栽培開花後上市銷售。

全球蘭花生產量持續增加,主要原因為歐洲、亞洲及美國市場對蘭花的需求提高。蘭花繁殖技術(分生苗繁殖)的改進、育種技術的提升(特別是雜交蝴蝶蘭),蘭花栽培者逐漸將之視為有利可圖的花卉且其銷售鏈可有效區隔。技術向來是蘭花量產的一大障礙,隨著繁殖技術及栽培技術的改進,高品質蘭花的供應大為提升。此外,供應量擴大後,栽培者對蘭花的經濟利益有進一步的認知,為提高溫室的利用率,除生產盆花外,亦生產蘭花切花。當然,栽培技術的提升也對消費者之需求產生明顯的刺激作用。近幾年,蘭花供應鏈有明顯的改革,傳統的垂直整合模式已被專業的育種家、繁殖場、育苗場及配銷商取代。各階段的專業各盡其責,持續改進產品品質、降低成本及擴大市場,為供應鏈添加附加價值。未來蘭花業仍將以增加蘭花盆花生產為重心,業者除積極研發消費者喜愛的花色、植株姿態與花朵數外,亦積極拓展新市場,並將蘭花延伸到相關的實體商品和護理產品。


蝴蝶蘭最受歡迎

蘭花形態優雅,以氣質取勝,常為藝術家筆下的主角,由於種類多且花期長,觀賞價值遠超過其他花卉。根據美國農業部的花卉產量調查,去(2003)年蘭花盆花銷售額較前(2002)年上揚8%,達1億2,099萬美元。依此金額來看,蘭花不僅是僅次於聖誕紅的第二大盆花植物,同時也是盆花植物類銷售成長最快者,且遙遙領先居第三位的菊花。去年蘭花在美銷售量超過1,562萬盆,較2002年成長17.7%,亦反映出其受歡迎的程度。

蘭花類中以蝴蝶蘭栽培最為普遍,統計顯示,世界著名的花卉拍賣市場--荷蘭阿斯米爾(Aalsmeer)花市的蝴蝶蘭盆花拍賣量來看:從1983年的5萬株成長到1994年的315萬株,1983年蝴蝶蘭的市場佔有率尚不及5%,1994年已達66%。美國農業部雖無特別提供蝴蝶蘭銷售量的個別統計資料,但據其他產業資訊來源,市售蘭花有85~90%為蝴蝶蘭。台灣、荷蘭、韓國、日本、中國、德國及美國均有大規模的蝴蝶蘭生產業者,過去幾年來,生產量都呈顯著增加。


佛羅里達、夏威夷及加州為美國三大蘭花產地

美國低成本生產蘭花的蘭園相當多,年營業額在10萬美元以上者計有261家,其中155家位於佛羅里達、夏威夷及加州。以產量論,加州為美國最大的蘭花產地,囊括34%的佔有率,佛州和夏威夷州分別持有31%和26%,這三州合計掌控美國90%以上的生產量。

據美國農業部統計,加州擁有營業額10萬美元以上的蘭園約有50家,2003年該州共計售出624萬2千盆,成長率35.2%。佛州則有51家蘭園營業額在10萬美元以上,2003年售出量為529萬2千盆,成長率21.4%。另外,夏威夷州當地有54家蘭園營業額在10萬美元以上,2003年盆花銷售量為287萬5千盆,較2002年減少6.9%;以銷售金額論,加州2003年的蘭花盆花批發銷售額為4,756萬美元,佔39.3%的市場,佛州和夏威夷州分別為4,024萬美元及1,697萬美元,佔有率各為33.3%及14%。

近幾年,夏威夷蘭花業顯著擴展。根據夏威夷州農業統計局的資料,該州蘭花銷售額自2001年的2,060萬美元上揚到2002年的2,240萬美元,兩大銷售項目為其他蘭花盆花和石斛蘭盆花,而居第四位的蝴蝶蘭盆花銷售額卻自105萬5千美元減少到81萬8千美元,銷售量亦自16萬盆降低到12萬3千盆。

由於消費者和栽培者的興趣提高,除加州、佛州及夏威夷州之外,其他州也希望搭上蘭花熱潮列車。以密西根州為例,該州於2000年在密西根州立大學成立一項研究計畫,來研究蝴蝶蘭等蘭花之培育和發展。蝴蝶蘭是單莖蘭科植物,喜愛涼溫多濕的環境,且需要較冷涼的溫度來刺激花梗形成,進而開花。為達到冷溫效果,高溫地區栽培者需使用冷氣機來降低溫室的溫度,成本頗高。密西根州自認在溫度上較加州和佛州佔優勢,密西根州立大學研究建議,當地栽培者可購買成熟、未開花、裸根或帶盆的蘭苗,再依排訂開花日期將植株低溫處理,俾於聖誕節、情人節、復活節、母親節等熱門購花節日或其他時間銷售。


Matsui Nursery掌握25%的蘭花盆花市場

敏銳的研析全球花卉市場趨勢並在適當時機轉換產品,為加州Matsui Nursery公司(簡稱Matsui公司)躍居全球領先蘭花栽培業行列的秘訣。30多年來,Matsui公司一直是美國最大的切花栽培業者之一,如今業已發展為全球領先蘭花栽培業者,其250萬平方呎(22萬5千平方公尺)的溫室內種植多達900萬株的蘭花,每年產量超過400萬株。

1970和1980年代,Matsui公司以生產菊花為主,眼見美國切花市場逐漸被進口切花取代,於是將產品多樣化到其他切花和乾燥花,包括1990年代盛行又被禁止進口的尤加利。1994年Matsui公司開始往新的植物發展,經常到日本、台灣、泰國及歐洲國家請教高手,學習如何栽培蘭花。1998年Matsui公司展開4年計畫,將所有生產設施從切花轉換為蘭花溫室,包括蝴蝶蘭、虎頭蘭、石斛蘭、文心蘭、堇花蘭、攀緣蘭、拖鞋蘭等。1998年該公司第一批的蘭苗就是向本公司購買的。Matsui公司之所以選擇蘭花,主因在於他發現蝴蝶蘭已受到消費者的喜愛,但在美國產量卻相當有限,市場頗有擴展的空間。Matsui指出,該公司每年銷售400~450萬株蘭花,但市場至少有十倍以上的需求量。避免與進口貨競爭,也是Matsui公司選擇蘭花的原因,因為美國規定蝴蝶蘭必須裸根進口,而裸根進口的盆花將無法存活。但今年七月美國動植物健康檢查署提出新法,允許台灣蝴蝶蘭附帶水草輸美,或許將會使情況出現變動。

Matsui公司雇用泰國繁殖專家設立組織培養實驗室及訓練旗下栽培者如何栽培蘭花,並向日本、荷蘭、泰國、台灣、韓國、夏威夷州、加州及佛州購買分生苗(Mericlone)和實生苗(Seedling)。根據Matsui公司的估計,美國50%以上的蘭花產於加州,且其中的50%是由Matsui所供應,換句話說,該公司掌控美國25%的蘭花盆花市場,具控制市場價格的優勢。然而,Matsui公司營運的主要方向,以合理的成本生產高品質蘭花,其產品售價由5.50美元(182元台幣)的3吋(7.5cm)蝴蝶蘭盆花至50美元(1,650元台幣)的7支花梗(梗長61cm)虎頭蘭。連鎖超市(Safeway等)、量販店(好士多等)及其他花卉配銷店等均為Matsui公司主要銷售對象,據稱常有供應不及的現象。超市連鎖店Trader Joe's為Matsui公司最大的客戶,每年採購額高達7~8百萬美元。Matsui公司亦曾嘗試透過電子商務和郵購方式銷售蘭花盆花,但因問題連連,無利可圖,終於放棄。

Matsui公司表示,注意市場趨勢和產品生命週期為經營成功的要素,尤其是當生意好的時候,有足夠的本錢,較不易受市場環境影響,經過六年栽培蝴蝶蘭的經驗,Matsui已體會到蝴蝶蘭的獲利率逐年下降,他已將重心改向栽培成本較低、栽培容易、獲利率較高的虎頭蘭,今年二月Matsui老闆Andy到台灣來參加亞太蘭展時,向職說他又買了四公頃的土地,準備全部栽培虎頭蘭。


台灣為蝴蝶蘭的主要供應國

美國為全球最大的蘭花苗株進口國,其進口金額遠超過歐洲。美國進口稅則並沒有給蝴蝶蘭訂一特別的編碼,而是將它歸類在蘭花(HTS 06029020)大項內。據美商務部統計,過去3年,美國蘭花進口額持續成長,2003年達2,762萬4千3百美元,較2002年增加27.2%。台灣居領導供應國寶座,2003年輸美額較2002年微幅增加9.6%,為1,169萬5千6百美元,遙遙領先居次的泰國。在五大進口供應國中,韓國的成長最為顯著,輸美金額於2003增加100%以上,佔有率自4.3%提升到7.3%。然而,台灣在美進口市場所持佔有率卻從49.1%滑落到42.3%。居第三位的荷蘭其輸美金額亦竄升近70%,佔有率自11.7%上揚到15.6%。

2003年台灣蝴蝶蘭苗株、切花、瓶苗出口值為24萬9千美元,居花卉及種苗出口之首,為台灣最重要的外銷花種;歐洲所產蕙蘭和蝴蝶蘭則以供應當地市場為主;泰國蘭花三大出口國為日本、義大利和美國,其他尚有加拿大、荷蘭、英國、法國、德國、比利時、西班牙、瑞士、波蘭、南韓及中國大陸等地。


對台灣進口蘭花限制鬆綁

美農業部動植物健康檢查署負責監管所有植物進口,由於「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The 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Trade in Endangered Species;簡稱CITES,即華盛頓公約)」將所有蘭科植物列入CITES附錄植物,美國務院將執行CITES法令的責任同時交由該署負責。動植物健康檢查署7 CFR part 319(http://cfr.law.cornell.edu/cfr/cfr.php?title=7&type=part&value=319)條款禁止和限制部份植物和植物產品輸美,俾避免引進植物病蟲害和有害雜草,該條款第37章(319.37~319.37-14節),又稱Quarantine 37,明列整棵植物、植物部份及繁殖種子禁令和管制。按Quarantine 37法規,國外輸入蘭花須符合以下規定:
一、 不可含沙、土和其他栽培介質;
二、 須備檢疫合格證明〈phytosanitary certificate〉;
三、 須自動植物健康檢查署取得許可;
四、 輸至319.37-14(b)節所列的聯邦植物檢查站,須接受動植物健康檢查署檢查。

輸美蘭花以裸根方式進入美國,再由當地蘭園定植栽培後開花銷售,由於裸根處理後的蘭苗再定植後,植株恢復需要相當技術及相當時間,且會影響開花品質,致裸根進口蝴蝶蘭無法有效拓展美國市場。過去幾年來,台灣積極爭取美國農業部同意蘭苗可帶水草進口,但持續遭到當地業者反對。2003年7月,美國花店協會(Society of American Florists)、美國園藝和景觀協會(American Nursery & Landscape Association)及地方相關公會和政府單位,對動植物健康檢查署允許台灣蝴蝶蘭附帶介質輸美的提議都表示反對,並認為,此舉將增加引入病蟲害的風險,對當地栽培者亦將造成經濟衝擊。美農業部官員今(2004)年2月到台灣實地了解台灣對有關帶水草進口蝴蝶蘭苗的加裝防蟲網溫室與檢疫措施後,於7月終於同意台灣蝴蝶蘭可附帶水草銷美。行政院農委會指出,蝴蝶蘭附帶水草可使蘭苗品質維持更佳狀況,在美國市場的競爭力將可進一步提高,而台灣也是美國准許蝴蝶蘭帶水草銷美的唯一國家。

Quarantine 37原對進口尚有抵制的作用,美國國內業者亦將之視為競爭優勢。如今,台灣蝴蝶蘭附帶水草進口很有可能會影響到部份美國蝴蝶蘭栽培業者。整體而言,夏威夷州蝴蝶蘭栽培業者的價格應無法與台灣進口者競爭。加州和佛州的價格亦難與台灣進口競爭,這兩州的蝴蝶蘭栽培業者數雖無明確的統計數據,但一般認為,為數應不少。雖然如此,但位於加州的全球最大蘭園Matsui Nursery公司認為,由於運輸費用高,海外栽培者無法與美國內業者競爭。

價格較低的進口蘭花將使美國進口商受益,零售商得以因批發價降低而降低售價,刺激消費者購買慾,繼而提高營業額和銷售量。目前還沒有足夠的證據顯示新法對栽培者的衝擊究竟有多大,新法提供給進口商、批發商、零售商及消費者的淨社會利益預期應超過對美國栽培者潛在的損失,這也是美國農業部修正法規的主要目的。


銷售管道的有效區隔

在美國,蘭花已搖身一變成為頗受青睞的花卉,好萊塢名人、零售商和電子商務商皆不遺餘力促銷,而所有蘭花中,蝴蝶蘭在一般消費者的心目中認知度最高。事實上,蝴蝶蘭的知名度和銷售成績之所以提高,供應鏈中各司其職的業者實為幕後功臣,特別是超市和大賣場在零售管道扮演的角色,對消費市場之擴展不無功勞。以往只能在高級花店才買得到的蘭花,如今零售管道已擴大到包括超市、連鎖店、量販店及家具中心等等,平民化可見一斑。對國外蝴蝶蘭出口商而言,輸美最主要管道則為進口商或配銷商,這些業者進口後再將花售給批發商及零售花店。

美國蝴蝶蘭銷售管道可區分為:
一、 拍賣市場:拍賣銷售所得高於批發商個別銷售。
二、 批發商:此為最主要的配銷管道,佔50%以上市場。蘭花供應商名址可在http://www.orchidmall.com/plants.htm#usa及http://www.orchidwire.com/Vendors/1/United_States.html找到。
三、 零售商:栽培者將產品直接售給超市、折扣連鎖店、量販店及家具中心等等零售商。在此管道所售蘭花之價格較具競爭性,價位敏感度亦高,但品質僅為一般。
四、 直接銷售:有的苗圃建立電子商務網站、型錄或零售店,直接開拓零售市場。

蘭花因觀賞壽命長,而居盆花銷售首位;然而,需求量增加後,蝴蝶蘭卻出現供應過多的現象,造成售價下跌,佛羅里達州問題尤為嚴重。統計顯示,2003年盆花之價格出現萎縮,5吋盆以下產品之平均批發價自2002年的6.62美元(219元台幣)降到2003年的6.25美元(206元台幣),5吋盆以上者則自11.02美元跌到9.40美元。6吋(15cm)盆的蝴蝶蘭盆花批發價介於8~12美元(264~396元台幣),零售價依花的分叉數和花朵數而定,自15~29美元(495~957元台幣)不等。有關蘭花盆花或蝴蝶蘭之售價可上花店或零售商網站直接查詢,以取得即時的價位。


消費者偏愛蝴蝶蘭

不論是電視節目、雜誌或一般零售店,處處可見蝴蝶蘭,尤其是它的花色多樣化、好照料及開花時間長,取代傳統的非洲紫羅蘭、菊花及杜鵑花,成為美國家庭和辦公室偏好的盆栽花卉植物。從去 (2003)年蘭花在美銷售量超過1,562萬株,較2002年成長17.7%,可見一斑。

大白花在美最受歡迎,深粉紅色則在歐洲較為盛行。有的品種葉片具紋路,即使非開花時期,亦具獨特的觀賞性,如P. schillerana、P. stuartiana、P. celebensis和P. leucorrhoda,尤受蘭花育種專家和趣味栽培者的喜愛。栽培最普遍的蝴蝶蘭為大花型的雜交品種,佔商業生產蘭花的50%以上。初次購買的消費者大都先選擇白色和粉紅色蝴蝶蘭,以後再逐漸轉向特殊且顏色亮麗 (如黃、紅和橘色)的品種。一般消費者購花大都是為了節日、生日禮物和特殊場合,其中又以25~45歲年齡層為主要消費群。雖然蘭花日漸普遍,不再集中在高所得消費群手中,其銷售仍與所得和教育有關,層次越高者購買頻率越高。

Thursday, May 20, 2004

由外銷實績看本公司(台糖)蝴蝶蘭產業

前言

本公司自1986年開始投入蝴蝶蘭,就不斷的研發新品種與創新栽培技術及開拓外銷市場,使得蝴蝶蘭產業能在短短數年內迅速崛起,成為台灣農產品外銷產值最高的產業之一。及至今日,蝴蝶蘭產業不但已在國內紮根,亦已成功地開拓國際市場,在國際間頗富盛名。從這次的亞太蘭展受到全世界的重視,從世界各地擁入的業者、採購人員及的參觀人潮,即可看出今日台灣蘭花業受到國際重視的程度。據可靠消息稱本次蘭展台灣業界共接受到大約新台幣六億多元的訂單,更讓業者雀躍萬分。目前臺灣為全球蝴蝶蘭瓶苗及種苗外銷的最大國, 2002年全球蝴蝶蘭植株出口值2,300萬美元中,台灣就佔了1,800餘萬美元。

蝴蝶蘭生產概況

蝴蝶蘭原生於熱帶及亞熱帶亞洲,台灣南端為原生蝴蝶蘭分佈地之一,台灣地區年平均溫度約為22~23℃,十分適合蝴蝶蘭的經濟栽培,且冬季較為冷涼的溫度對蝴蝶蘭之花芽分化誘導、抽梗、開花亦極為有利,相對地,比其他熱帶或寒帶國家,可節省許多在催花或加溫上之費用,降低生產成本,在環境地理上可說是得天獨厚。根據農委會與中華盆花發展協會在2001年完成的「台灣蝴蝶蘭產銷調查報告」資料顯示,2000年間全台灣蝴蝶蘭農戶數有241戶,總面積約86公頃,全年總產量約3,100萬盆(株)蝴蝶蘭,達17.1億元,約佔作物類農產品總產值的1%,而根據業者概估, 2001年時,全台蝴蝶蘭總栽培面積約100公頃,全年生產估算約為3,500萬盆(株)。本公司擁有環控溫室11公頃,分別位於埔里、大林、南靖、新營、旗山及台東。
  
蝴蝶蘭內銷市場

蝴蝶蘭由於其獨特花序排列且豐富之形態與色彩,美觀大方,花期又長。早期即深為國內園藝愛好者喜愛,而近年來隨著經濟快速成長,國民所得提昇,加上有關單位的極力展示與推廣,現已成為最受歡迎的盆花,消費大幅成長,除私人收藏、自家擺設外,更為禮品市場之最佳選擇,婚喪喜慶各種場合的最佳擺飾。根據業者概估,2001年估算有3,500萬盆(株),其中約有700萬盆(株)為供應臺灣市場之需,而大部份又為蝴蝶蘭組合盆花,約有500萬株。

蝴蝶蘭外銷市場

一、全球外銷市場

原先本公司精農事業蝴蝶蘭生產的目標是設定為切花外銷日本。但經過試銷後發覺成本太高,空運費用也太高,到日本拍賣價格不敷成本,無利可圖。因而改以生產蘭苗外銷為主要目標,此一史無前例的台灣蝴蝶蘭外銷產業,在總公司的規劃、研究人員及現場同仁的共同努力下終於創造出極好的成績,日本及美國的市場也逐漸打開,且台糖蝴蝶蘭苗深受客戶的喜愛,於是建立起蝴蝶蘭產業的全球分工栽培體系。在此一系統下蘭苗生產業者及下游的盆花生產業者,都能各得其利的情況下,此一產業在台灣急速的興起。一些大財團及民間業者紛紛興建溫室,投入蝴蝶蘭生產行列。

由圖1之資料顯示,近6年(86~91年)台彎蝴蝶蘭出口總值每年皆呈現正成長,由86年之353多萬美元成長至91年之2,085多萬美元,約成長6倍。本公司則從86年的266萬美元成長到91年的606萬多美元,約成長2.28倍。值得注意的是本公司外銷金額從90年以後則有呈現衰退的現象。
台灣蝴蝶蘭之外銷市場主要為日本、美國、歐洲及中國大陸,在91年時,其所佔的比率分別為45%、35%、4%和3%,四個國家(地區)共佔了87%,其他地區則佔13%(詳見圖2)。
本公司在91年外銷日本、美國、歐洲及中國的比例則分別為42%、42%、6%及3%,其他地區佔7%(詳見圖3)。由上述資料來看,本公司外銷市場比例與全國極為接近。歐洲市場雖然為我國第三大蝴蝶蘭出口市場,但僅佔出口值之4%(本公司為6%),和日本及美國相較,以其市場人口數、生活水準及習性等條件來看,應該是極具開發潛力的地區。因此,如何研發及生產出適合歐洲業者口味的品種與蘭苗,實有加強研究的必要。

二、日本市場

六年來日本一直是我國蝴蝶蘭外銷的最大輸出國。從86年到91年全國蝴蝶蘭外銷日本金額共成長了4.6倍,而且本公司只成長了1.8倍。
民國86年本公司外銷日本金額為1,422,938美元,佔全國外銷日本總金額的百分之七十;民國91年的外銷日本金額2,567,137美元,約佔全國外銷日本總金額的百分之卅一,比率上下降了許多。(詳見圖4)。
從圖中也可見從86年到91年間,全台灣蝴蝶蘭外銷日本除90年外,逐年均有成長。但本公司則從89年以後就有逐年下降的趨勢,根據有關資料顯示92年也比91年下降約30萬美金。這是一項警訊,精農單位應該積極且深入的檢討與研討對策。

三、美國市場

91年我國蝴蝶蘭外銷至美國金額,達7,331,637萬美元。美國成為我國蝴蝶蘭外銷的第二大國。86 – 91年外銷金額呈現大幅成長(詳見圖5),共成長了58.56倍。而同期本公司則僅成長2.75倍。從86年的978,813萬美元成長到91年的2,541,270美元。
從圖上也可明顯的看出民國86年時美國市場可以說百分之百是本公司所獨有,也可以說美國市場完全是本公司去開拓出來的。但到91年本公司卻佔不到35%的市場。本公司91年比90年有100萬美元的成長,主要是購併了美國ROD蘭園,成立美國分公司(本公司於89年11月購併Rod McLellan公司),該分公司所有的蘭苗均由母公司供應。

四、歐洲外銷市場

91年我國蝴蝶蘭外銷至歐洲市場之產值,達89.7萬美元,為我國蝴蝶蘭第三大之外銷國 ,86 - 91年我國外銷歐洲產值呈現大幅成長,計約成長8.7倍。本公司也從86年的103,344美元成長到91年的370,142美元,共成長3.6倍。(詳見圖6)
歐洲人口數比美國還多,且性喜花卉,蝴蝶蘭盆花也漸為消費者所喜愛,目前荷蘭拍賣市場的蝴蝶蘭盆花銷售量,已躍升到盆花類第二名。因此對蝴蝶蘭苗之需求應該相當的大,如果台灣能研發出適合歐洲人口味的品種與種苗,應該有很大的市場。
目前歐洲蝴蝶蘭市場之最大供應國為荷蘭,荷蘭的Floricultura公司及Anthura公司是歐洲目前最主要的蝴蝶蘭苗生產及供應公司,其中Floricultura每年約可生產兩仟萬苗,Anthura約可生產500萬苗。當然要與他們競爭,除了在品種外還需在價格方面多加努力。

五、 中國大陸市場

91年我國蝴蝶蘭外銷至中國大陸市場之產值,達67.5萬多美元,為我國蝴蝶蘭第四大外銷國(詳見圖7),近6年(87 - 91年)蝴蝶蘭外銷至中國大陸之產值除90年之外皆呈現成長趨勢。本公司因屬國營企業,外銷中國大陸受到諸多限制, 因此直到89年才開始有盆花及蘭苗外銷到中國,金額也不大。
近年來,有許多台灣的業者到中國投資生產蝴蝶蘭,中國大陸的蝴蝶蘭產量迅速發展,目前生產面積已達14,388公頃,其中九成為台商所投資經營。因此以台商的品種與技術投入,配合中國大陸的土地與溫室設備,今後對台灣蝴蝶蘭外銷將會造成何種程度的影響,有待觀查。

六、其他市場

其他市場包括非屬以上四個國家或地區者,包括加拿大、中南美洲、韓國、中東、澳洲等國家與地區。本公司主要是銷給加拿大及哥斯大錅加兩家分公司及中東與中南美洲為主。本公司從86年到91年約成長了2.79倍,全台灣外銷到該地區則成長了4.77倍。(詳見圖8)

結語

一、本公司銷往日本及美國的量及值從89年以來都呈現萎縮現象(美國方面,如果扣除賣給子公司的量)比起全國外銷該地區還是繼續攀升來看,本公司應該詳加檢討,並積極研訂對策,否則市場將會逐漸消失。尤其是在新品種的研發及分生苗技術方面更應加強。另外加強栽培管理技術,以降低生產成本,提昇品質,強化競爭力,繼續維持成長。
二、目前歐洲市場雖然已成為本公司蝴蝶蘭第三大出口市場,但僅佔出口值之6%。和日本及美國相比,歐洲花卉消費市場人口數、人民生活水準及花卉消費習慣等條件,都不輸於美、日,歐洲市場對我們蝴蝶蘭外銷而言,實是未來極具開發潛力的地區。
三、本公司蝴蝶蘭產業主要是以瓶苗及苗株外銷的種苗業者,優良的品種是種種苗業者的命脈。由這次亞太蘭展可以看出台灣蝴蝶蘭業者在品種育成方面已有長足的進步,並超前本公司許多。尤其是大白花,我們早就沒有好品種可賣。
四、分生苗有其栽培管理上的優勢,已成為業界的最愛,也是種苗銷售的主流。本公司實不應排斥,並應積極研發其生產技術並大量生產銷售。

附註
一、以上統計資料來源:全國資料由經濟部國際貿易局取得;本公司外銷資料由精農事業部提供。
二、經濟部國貿局的資料是由財政部關稅總局所提供,關稅總局的統計資料是依各公司出口申報的商品分類號碼(CCC CODE)分類統計而來。因此,如果廠商在出口時所申報的商品號碼,不以蝴蝶蘭主要的三個號碼(0602.90.91.41.4等)申報時,該筆金額就不會被列入蝴蝶蘭的統計數目中,而造成統計數字的失真,與實際外銷金額有所出入。另外,外銷單價也有應客戶的要求,以較低價位(Under value)開列發票者,而造成與實際不符的現象。依蝴蝶蘭業者的看法,台灣一年的蝴蝶蘭外銷金額約在新台幣15億元以上,但統計數字才只有7億元左右(91年),有待查證。
三、因財政部關稅總局公佈的中華民國商品標準分類常有修訂,因此早期的資料,尤其民國86年的資料統計上有點瑕疪。但為顯示該等資料是實際查詢出來的,還是把原始數據放入圖中。